朱大海
朱大海教授毕业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博士后。曾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生长和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助理研究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生物岛实验室马普组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细胞生物学报》副主编, Cell Research等杂志编委。
朱大海教授实验室关注的科学问题是“骨骼肌代谢和染色质高级结构对骨骼肌干细胞功能和机体整体代谢稳态调控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方向包括:骨骼肌干细胞与再生、染色质高级结构、骨骼肌代谢与机体代谢稳态调控,小分子药物研发(肌营养不良、老年肌少症、肥胖、II型糖尿病)。主要研究工作发表在 EMBO J (2019);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2017); RNA Biology (2018); BBA -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of Lipids (2018); JBC (2007, 2016); eBiomedicine (2016); Cell Death and Disease (2013, 2017); BBA - 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 (2016); Cell Research (2009);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9); PNAS; Development等,引用超过3000次。近年原创性发现: 1)提出和证明了干细胞“代谢微环境”的概念,发现了MyoD作为metabolic sensor调控 “代谢微环境”的非经典功能及机制。 2)发现MyoD作为结构蛋白3D Genome Organizer调控骨骼肌干细胞命运的功能。 3)骨骼肌分泌G-CSF对骨骼肌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功能缓解老年骨骼肌减少症中的作用。其研究成果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如Golden Conference and Keystone Symposium)和国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特别是在开发治疗及缓解骨骼肌萎缩、肥胖及脂肪肝的形成的临床药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结果。
朱大海教授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科技部十二五973导向项目“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命运调控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干细胞与转化医学专项“非编码RNA介导的染色质高级结构动态变化对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和监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代谢分会秘书长、曾担任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发育与生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发育生物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市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