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工作专项“人体生理常数数据库扩大人群调查”2008年度工作情况简介 09/03/03
2008年是党和国家经受严峻困难和挑战的一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同时,也经受了多次突发事件袭击的考验。先有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有惊世的汶川特大地震。按原计划本项目2008年度进行两个省的现场调查,并补充上年度因气候骤变而影响的四川省现场工作。但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接蹱而至,明显影响了湖南和黑龙江省的实施计划而延搁了课题进程(“5.12”大地震时期,课题组正工作在成都现场)。在课题组与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及时应变、科学调整,把灾害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2008年为项目实施的第二个年头,课题组一行30人,进驻三省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计三个多月。全年完成20853人群的生理常数采集、研究和分析,其分布于: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尔滨郊、牡丹江市、海林县级市现场14257人(其中包括汉族10863,朝鲜族3394);湖南-常德市现场3892人;四川-成都市现场2704人。一级抽样人群观察的参数包括:健康体检和人口学;体质表型检查(高度、围度、身体成分、BMI等14项);血常规(24);尿常规(10);心电图(23)等。二级抽样人群占一级抽样的30~35%比例,参数涉及血液生化(肝全、肾全、脂全等23项)、免疫学(免疫球蛋白3项)、心功能(15)和肺功能(15)。目前,已经完成数据录入,并进行深层的挖掘、分析等工作。
三省的调查研究观察到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区人群多种生理常数的一些分布、变化及规律性,资料非常宝贵且极具应用价值。此外,以“人体生理常数数据库扩大人群调查”工作为平台,课题组成员2008年还滚动申请相关研究及后续工作,已经中标了2个项目。同时项目工作2008年度还培养了硕士、博士生40余名(仅统计课题组内),已发表论文3 篇,其中2篇刊登在国外杂志上,在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待发表论文8篇(仅统计课题组内)。
“人体生理常数数据库扩大人群调查”课题组
2009年3月3日
黑龙江朝鲜族地区现场工作
呼吸功能观察
循环功能观察
课题组与黑龙江部分地区协作人员
课题组与协作单位现场培训
十二导联数字心电图机记录
血液生化检测-血样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