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学术报告报道
时间:2014-09-10 访问量: 字体: A-   |    A   |    A+

学术报告报道

    2014年9月3日下午,应基础所病理学系佟伟民教授、牛亚梅副研究员邀请,芝加哥大学生物物理动态研究所所长何川教授来基础所参观访问,并在外宾室做了题目为“Reversible DNA and RNA Methylation in Biological Regulation”的学术报告,偕同来访的还有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的伊成器教授。

    何川教授现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主任,同时2013年当选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HHMI)研究员。其研究内容涉及化学、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无机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多领域,尤其是在表观遗传学方面,开发了DNA表观遗传学中DNA修饰碱基(5-hmC和5-fC)的检测和测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是“RNA表观遗传学”这个新兴研究领域的发起人之一,发现了首个RNA m6A去甲基化酶及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迄今已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上发表180余篇学术论文,是国际上核酸修饰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之一。

    何川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其领导的研究团队与相关合作单位在核酸修饰的生物功能及其生理调控机制领域的研究和进展。本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DNA中5-hmC在哺乳动物细胞及组织中的发现,去甲基化过程中去甲基修复酶的结构及性质,以及这种可逆的核酸修饰形式对疾病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RNA转录后修饰—m6A的发现,其实验室首次报道了FTO调控m6A在哺乳类动物细胞及体内去甲基化过程,RNA可逆的甲基化过程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他们的研究结果对探索疾病的发病机理,寻找相关疾病的分子标志物,从表观遗传领域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的理论依据。报告后在场老师和同学积极提问,与何川教授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互动和讨论。

    会后何川教授、伊成器教授参观了基础所实验动物中心,并与佟伟民课题组、协和医院病理科及基本外科的专家教授一同进行了深度交流,确定下一步在DNA/RNA表观遗传与疾病关联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研究。